潤滑油原理
螺桿式冷水機中壓縮機屬于一個重要的核心運動部件,我們必必須對壓縮機進行潤滑。由于制冷劑在工作時,潤滑油除了潤滑壓縮要同外,還和制冷劑在冷水機系統內相互混合,進行相變和熱量傳遞,對于不同的制冷劑所使用的潤滑油也不同。
潤滑油的作用
在工業冷水機中,潤滑油能夠保證壓縮機長期穩定、安全和高效運行有著重要的作用。
1、潤滑作用
潤滑油在運動部件的摩擦面形成一層油膜,降低壓縮機的摩擦功,減少運動零件的摩擦和磨損,提高壓縮機的可靠性和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。
2、冷卻作用
潤滑油帶走運動副的摩擦熱,防止摩擦面因溫升太高而加劇磨損或“卡死”。
3、密封作用
在密封件的摩擦面間隙中充滿潤滑油,不僅起到潤滑作用,而且還可防止制冷劑氣體的泄漏。
4、清洗作用
潤滑油流經潤滑面時,可帶走各種機械雜質和油污,起到清洗作用。
5、動力傳遞作用
在螺桿式壓縮機中采用滑閥式能量調節機構,靠潤滑油推動活塞左右移動,使壓縮機轉子的有效長度增加或減少,從而達到調節制冷量的目的。
6、防銹作用
潤滑油能在各零件表面形成油膜保護層,防止零件的銹蝕。
潤滑油的性能
1、黏度
潤滑油適當的黏度可以使滑動軸承中油膜的承載能力提高、摩擦功耗下降和密封能力增強。黏度大,承載力強,密封性好,但流動阻力大。潤滑油的黏度隨溫度的上升而降低,希望高溫時油的黏度不要降得過小,又要求低溫時黏度不致過大。因此,要求冷水機組潤滑油黏度的溫度變化系數盡量小。一般情況下,溫度較低的冷凍范圍使用低黏度的潤滑油,空調等高溫范圍使用高黏度的潤滑油。有時也采用添加劑提高潤滑油的黏度特性。
潤滑油黏度隨制冷劑質量分數和系統溫度的變化關系
上圖可以看見,隨著溫度的提高或制冷劑含量的增大,制冷劑黏度下降。因此,在高溫下工作的制冷系統或制冷劑,或與潤滑油互溶性較好的系統,宜選用黏度較大的潤滑油。
2、凝固點與流動性
潤滑油在低溫環境中的流動特征的指標為潤滑油的凝固點。作為工業制冷機潤滑油,希望凝固點達到-60℃以下。雖然一般的潤滑油的凝固點都在-45℃以上,但當油中溶解了制冷劑時,在低于-60℃時仍有流動性。但應注意,當制冷劑的溶解量處于臨界溶解溫度以下時,油便分為兩層,油的黏度將會急劇增大。因此,在低溫系統中,不能有任何潤滑油進入系統的低溫部分,即在制冷劑進入低溫部分之前,必須將潤滑油去除掉,否則潤滑油將堵塞系統管路,造成系統癱瘓。
3、與制冷劑的相溶性
制冷劑與潤滑油的相溶性可以分為難溶或微溶、部分相溶和完全相溶三種。潤滑油與制冷劑相溶性好,在系統內不回油特性好,在換熱器表面不易形成油膜,對傳熱有利。部分相溶和不相溶潤滑油通常積留在熱交換器內部,影響傳熱效果,此時必須采取回油裝置,否則會造成壓縮機潤滑油短缺而不能夠正常工作。
4、含水量 含水的潤滑油在毛細管中與制冷劑節流時容易形成冰堵,并且和鹵代烴類制冷劑的混合物能夠溶解機器內的銅材,形成鍍銅現象,即溶解銅后的潤滑油與鋼或鑄鐵零件接觸時,被溶解的銅沉積在鋼、鐵零件的表面。因此,必須控制潤滑油的含水量。
5、化學穩定性
潤滑油在壓縮機高溫和金屬的催化作用下,會發生化學反應,生成沉積物,改變潤滑油的特性;產生化學反應后的潤滑油會加劇腐蝕電氣絕緣材料,發生膨潤橡膠材料現象。因此潤滑油的化學穩定性很重要。
6、酸值
潤滑油中含有游離酸的數量用酸值表示。潤滑油中如含有酸類物質,會引起材料的腐蝕。酸值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潤滑油的腐蝕能力。
7、電擊穿強度
反映了潤滑油的絕緣性能。在制冷機內部通常采用制冷劑和潤滑油穿過電動機冷卻方式,潤滑油與電動機充分接觸,因此,要求潤滑油要具有高的電擊穿強度。其電擊穿強度一般要求在10kV/cm以上。
制冷劑在潤滑油中的溶解曲線